黃釉瓷早出現(xiàn)于唐代,安徽淮南壽州窯、四川邛崍窯、河南密縣西關(guān)窯、郊縣窯、陜西黃堡窯、山西渾源窯、河北曲陽窯等都有燒制,其中以壽州窯黃釉瓷為。
明代以前的低溫黃釉多數(shù)為黃褐色或深黃色,不是真正的黃色。
傳世的黃釉瓷器以宣德制品為早,傳世器大多為盤,器物內(nèi)外皆施黃釉,釉色嬌嫩,釉面肥潤,通體無紋。
弘治、正德時期的黃釉達到歷史高水平,器物色調(diào)均勻一致,釉面平整無痕,色澤滋潤嬌嫩,且光澤度較好,恰似雞油,是真正的黃色。因其施釉時是將釉料直接澆在白釉瓷器上或素胎上,釉層不易剝落,故名“澆黃”。由于其色調(diào)較淡,顯得嬌艷,又稱為“嬌黃”。
明晚期時,黃釉瓷曾一度停燒,直到清順治時期才又恢復(fù)了燒制。
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的黃釉瓷主要是在沿襲明代黃釉的基礎(chǔ)上,以仿宣德和弘治黃釉瓷為主,把暗刻、劃、印、雕等各種裝飾工藝以及釉上彩繪共同運用到黃釉瓷器上,這樣既豐富了黃釉瓷器的品種,又體現(xiàn)了創(chuàng)新的色彩,一改之前單色黃釉瓷“素面朝天”的面貌,形成黃釉瓷發(fā)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。
晚清時期的多為慈禧太后御用的以光緒黃釉瓷為代表的官窯瓷器。
黃釉瓷分為高溫釉和低溫釉兩種,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,在氧化氣氛中燒制后呈現(xiàn)黃色。到清代時在燒制的黃釉中加入了玻璃白,呈色較明代亮且白,無明代的嬌嫩之感。
一種是在素坯上直接施黃釉然后再燒制,另一種是在已燒制的瓷器上施黃釉。
黃釉瓷器的燒制難度很高,工藝復(fù)雜,通常要經(jīng)過素?zé)?、釉(白)燒、釉(黃)燒、金燒等四次進爐,且十窯九不成。